擁有即滿足?
鞋子也可以用來看而不是穿
每個人都有對付心情不好的雞湯良方,有人讀書有人看電影有人找朋友傾訴,我的方式是在衣帽間散步,看見我的衣服和鞋子華麗而整齊地迎接檢閱,心情瞬間就會亮起來。我大概有300雙高跟鞋,平時絕大部分都束之高閣。結(jié)婚的時候去意大利度蜜月,買了人生中第一個愛馬仕和第一雙紅底鞋,因為個子本身就高,我生活中很少穿高跟鞋,紅底鞋毫不猶豫地買下,回來卻很少穿。它不光是雙鞋子,它還是我的療愈雞湯。
空置,是最大的不尊重
去年結(jié)婚,搬家,兩個人的東西都很多,搬到一起,一個家塞不下。我們清出了200多本書,包括很多沒開封的新書,小一千張看完之后沒有價值保留的DVD,還有200多張CD。當然,我們的處理方式略有區(qū)別。他說扔,我說別扔,就發(fā)到微博上,有人想要,就送掉,各得其所。把東西買來以后空放在那里,其實是最大的不尊重。
舍不得,怎么辦?
不放下也可以推動生活
東西越來越多,開始的時候一點減法也不做,放不下,就不斷擴展衣帽間。半個臥室都變成衣帽間,然后又放不下了,我們打算升級房子。
有些可以舍,真正喜歡的就說不
隨著結(jié)婚生子,身份變化,也慢慢學習處理一些確實不適合自己的東西,特別是衣服。如果朋友來家里做客,參觀衣帽間,喜歡上哪件,就會送給她。但鞋子和包包是我的大愛,會一直留著。
換個角度看“舍不得”
以前我是個戀舊的人,覺得每個小東西都有自己的故事。但后來我換了個角度看問題,如果一件東西,你看不到它就想不起與它有關的回憶,那說明這回憶并不重要。
滿足感并非只有“自己擁有”才能帶來
我曾經(jīng)有很多瓶香水,其中只有一款茉莉味道的最常用。有天我看著它們,回想上次使用這些香水的時間。然后我就把這幾十瓶香水拍了照片,發(fā)到朋友圈說,你們有喜歡的就來認領。于是,桌面上迅速就空了,感覺特別好,滿足感并非只由自己使用才能帶來。我還有很多漂亮的小飾物,也都送人了。以至于朋友問我:“你要出家嗎?”
消滅購物欲,可能嗎?
購物狂不是沖動狂
我覺得擁有這么多東西,不是因為我喜歡沖動購物,事實上,我可能一年也就有一兩回沖動消費,比很多人都少。我是比較會取舍的,流行變這么快,衣服不會穿很久,所以,除非是很有品質(zhì)的風衣、皮夾克、羽絨服,我不會買很貴的單品。而且自己是模特,拍過無數(shù)時裝片,對單品適不適合自己會很準確地判斷。
猶豫就say No
當了媽媽以后更崇尚Window shopping,逛一逛心情就好。我一貫堅持的是,如果這東西你在買與不買之間很猶豫,那就不要買了。就像你真的遇到喜歡的人,就不會被第二個所迷惑,購物上也是同理。
找到真正的安全感,欲望就會降低
我有這樣一位朋友,堪稱有錢任性,無論是衣服包包還是生活用品,無論什么門類,每種東西,她都有最好的那一件。但這些東西她并沒有充分地去使用。我們聊過成長經(jīng)歷,她小時候不太有安全感,而物質(zhì),恰能彌補她內(nèi)心的這種需求。當你找到真正的安全感,對物質(zhì)的欲望就會降低。不光是物質(zhì),比如微博上的粉絲數(shù)量,你真的需要那么多粉絲嗎?占有欲每個人都有,但成長到了一定階段,慢慢能夠分清,什么東西能夠讓你真正快樂,什么東西帶來的是短暫的物欲刺激。
不要勉強自己改變
以前我有選擇困難癥,為此增添了很多不必要的購買。比如衣服,我其實風格比較單一,少量的白色,以灰色、深藍為主。但以前我會有意識地想,今天我要改變,買顏色亮眼點的衣服,特意去試穿粉色,也覺得很好看。但專柜小姐說我們這款有黑色,你要不要試試,一試就會發(fā)現(xiàn)黑色更合適我,最后的結(jié)果是買兩件,粉色黑色各一件。但只有黑色經(jīng)常穿,閑置的粉色那件,就是為勉強自己多買的單。
購物狂也好,斷舍離也罷,這個時代,任何殺馬特活法都能得到認同,更何況永遠不缺少擁躉的這兩派呢?歸根到底,兩者都是致力于在物質(zhì)與內(nèi)心之間,尋找到一種恰到好處的平衡。所不同的是,購物狂抽到了加法,而斷舍離選擇了減法。但最終,都是拿我們所有的,去換我們所沒有的。
The End
對購物狂來說,空虛、野望、不滿足、缺失安全感,都市人永遠逃不開的恐慌焦慮,如果能夠簡單地藉由物質(zhì)架出的橋梁填平,何嘗不是令人滿意的投資回報?而對斷舍離來說,物質(zhì)的精簡實質(zhì)是追問本心的過程,當對自我有越來越清晰的認知時,不為外物所擾便成為自然獲得的境界。只需把握最基本的原則:購物狂知道自己為何而買,斷舍離后真正留下自己想要,便無陷入偏執(zhí)病態(tài)之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