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懷宇:在20世紀之初,國人在改革與革命上的思想準備足夠嗎?
余英時:思想不是一面倒的。當時主要是康梁跟孫中山打?qū)ε_,思想戰(zhàn)場主要是在東京,然后才傳回中國來。越來越多的人主張革命,因為改良派主張君主立憲,沒有君主可立嘛,這是關(guān)鍵。康梁在光緒死了以后就沒有借口了,當然,他們是恨慈禧,也恨袁世凱,因為袁世凱有告密的可能,所以后來袁世凱組閣的時候,想請梁啟超,梁啟超不肯來。最激烈的搞排滿革命的人就是章太炎。后來,有些人像王國維始終還是要君主立憲的,他的辮子都不肯剪。
李懷宇:當時外來的思想,比如日本的明治維新,英國的君主立憲,對中國的思想沖擊有多大?
余英時:那是相當大的。日本維新的主要人物伊藤博文到中國來鼓吹,而且希望說服慈禧太后,都沒有用。但是一般人是相信,明治維新是一個很大的鼓勵,康有為他們就利用這個東西刺激光緒皇帝。所以,日本的明治維新的成功、英國的君主立憲,是鼓勵清廷的兩個例子。英國的君主立憲早于中國,日本的明治維新跟中國的洋務(wù)運動差不多同時。很多人愿意相信走改革的路,沒有多少人愿意搞暴力革命的。
李懷宇:在辛亥革命之后,到北伐勝利之前,經(jīng)歷了袁世凱稱帝、軍閥混戰(zhàn)等,中國政治處于相當動蕩的局面,為什么會這樣?
余英時:根本沒有一個政治中心,也沒有一個領(lǐng)袖能夠號召。孫中山雖然在廣州,但勢力很小。主要政治勢力還是在北京,還是袁世凱留下來的遺產(chǎn)。袁世凱死了之后,馮國璋也罷,段祺瑞也罷,黎元洪、徐世昌都做過總統(tǒng),都不能變成全國接受的領(lǐng)袖。而且,多多少少地方上自己發(fā)展了,所謂軍閥是擁有十萬八萬兵,沒有形成很大的影響。所以,各省自己發(fā)展起來。
我們不要看政治,要看社會上,尤其是南方,像上海、蘇州、杭州一帶,都是地方上自己發(fā)展。最重要的是教育的發(fā)展,新學校的成立,還有地方議會的出現(xiàn)。在袁世凱那方面,最早的國會還是有作用的,否則袁世凱就不必搞暗殺宋教仁,因為在國會爭選舉他爭不過。
李懷宇: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對老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影響?
余英時:沒有好大影響。因為本來中國就是天高皇帝遠,皇帝勢力到縣一級就為止,下邊是老百姓靠些地方紳士、宗族制度來維持秩序。組織是很松散的,就是靠儒家以及佛教、道教的一些觀念。大家不敢胡來,但不是靠武力。中國農(nóng)村也沒有警察,多半靠宗族制度。我們的鄉(xiāng)間恐怕很少變化,至少我在鄉(xiāng)下住的那幾年,民國政府沒有把鄉(xiāng)下變好,也沒有變壞,還是靠宗族的力量來維持,還有是非感。國民黨也沒有到我們鄉(xiāng)下,還是靠讀書明理的人起作用的,所以也沒有太多亂七八糟的事情,基本上有一個秩序,也不用怕。我在鄉(xiāng)下八年,沒有見過武力,沒一個土匪來搶我們,有一陣子好像后山有土匪想動手,過幾天軍隊來了,土匪也不敢動了。換句話講,鄉(xiāng)下還可以過日子,沒有欺負人到不能忍受的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