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我們言歸正傳,進一步分析為什么說有的練習是在為失敗服務。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有效的練習要求系統(tǒng)地對練習者的成功率一直保持高度的關注。“你要教他們,直到把他們教會為止。”這是伍頓的口頭禪,優(yōu)秀的教師會經常檢驗學生們究竟學到了多少知識——這個過程被稱為“檢查吸收量”,每隔一段時間就檢查一次。他們發(fā)現(xiàn)如果不主動調查學生究竟吸收和掌握了多少知識,那么這塊認知空缺就會越來越大,間隔時間越長,就越難把握學生的學習效率,所以優(yōu)秀教師經常會自問自答:“學生真的理解了嗎?對此,我真的有把握嗎?”對練習而言,有計劃有步驟地觀察練習者的練習狀態(tài),確保他們掌握要領,并準確做到你努力教授的所有細節(jié),這不僅需要檢查,而且還要根據練習效果來進行指導練習。練習者如果在某個動作上沒有達到預期效果,可以再來一遍。這個環(huán)節(jié)可以添加到練習的原始設定里(練習者回到起點,重新再來)或者安排在臨時的一對一的面談中(“查爾斯,咱們就站在這兒,把剛才那個動作再來幾遍”)。
檢查練習者的掌握程度時,你需要對失敗迅速做出反應,并積極地做出修正與補救。但是由于檢查評估的角度因人而異,所以就需要我們把受訓者的表現(xiàn)當成數(shù)據來進行分析。假如你在進行一次訓練,前三個人的動作都不正確,但是緊隨其后的第四個人卻做得非常標準,你也許會以偏概全地認為:“不錯,他們都已經學會了。”聽上去似乎有理,但你內心正確的回應應該是:“唉,四個人里頭只有一個掌握了。”換言之,第四個人正確的表現(xiàn)確實是個好消息,但它更應該引起你對前三個人的關注,而不能成為慶祝練習成功的理由。
在本章開頭時我們曾經描述過足球運動員用腳帶球的練習情況,球員們的動作不夠準確,因此他們繼續(xù)練習的結果就是把錯誤的動作練得越來越完美了。其中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練習流程的設計,它分散了教練和球員的注意力,讓他們無暇關注球員身上是否閃現(xiàn)過成功的瞬間,教練也沒有辦法監(jiān)測他們是否正確掌握了所有的動作要領。在這項訓練中,隊員要一氣呵成地完成五個不同的動作,這讓教練幾乎不可能有條不紊地采集有效數(shù)據,從而檢查每個隊員的掌握程度。隊員每一次轉身之后,就會出現(xiàn)一個新動作有待檢查:繃緊的腳踝、彎曲的膝蓋、腳尖離地等,這導致了教練不能有效檢測到隊員對于每個技能動作的掌握水平。動作繁復的專項訓練屏蔽了隊員失真的技能動作,增加了錯誤延續(xù)的可能性。
另一個導致失敗的原因就是教練總喜歡將練習的難度翻倍,讓學習的過程變得困難重重,以此來刺激練習者練得更好。如果在后院里讓你的女兒擊球100次能使她成為一名不錯的擊球手,女兒目前只能勉強接住時速每小時40英里的投球,那么我們會想當然地以為,擊打時速每小時60英里的投球能讓她的水平提高得更快,然而,事實并非如此!當投球的時速略略高于她目前的水平時,她可能有反應的時間對自己的動作進行微小的調整,這確實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她的技能水平。但是,如果投球的速度過快,那她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球飛過,這非但不能幫助她合理有效地改善動作,反過來只會干擾、破壞她之前已經做得很標準的技能動作,為了擊打到球而疲于奔命,極有可能讓她形成一些不良的擊球習慣。
認知科學家丹尼爾·韋林漢姆在《為什么孩子不愛上學》一書中觀察到,當人們面對具有類似于稍微跳幾下就能夠到的果子那種挑戰(zhàn)性的問題時,進步得最快。如果任務難度的提高速度過快,那么學習效率就會降低。另外,韋林漢姆還注意到,人們喜歡在難度逐步遞增的環(huán)境下解決問題,這就意味著當他們知道自己學得不錯時,就會有足夠的積極性去接受挑戰(zhàn)。但同時,這也意味著失敗的代價會很慘重,也許練習者會因此半途而廢。除非有強大的意志力,否則沒有東西可以支撐他們屢敗屢戰(zhàn)、越挫越勇。盧叔叔之所以對他前99次失敗的奮斗史記憶猶新,也許就是因為在他的一生中,唯有這一次他是堅持到底的。